 |
技術專輯 |
 |
|
主題: |
長玻璃纖維補強聚丙烯肋板在射出成型的背壓與幾何尺寸之微結構分析 |
摘要: |
近年來纖維補強熱塑性塑膠在汽車行業廣泛地被應用,具有輕量化、高耐衝擊、低翹曲等優點,並且在產業界掀起「以塑代鋼」的風潮。而這些產品的機械性能主要取決於射出成品中纖維的長度和排向,因此在產品中保持完整的纖維長度及均勻的纖維排向是提高射出成型纖維補強熱塑性塑膠機械與模具性能的關鍵。在這項研究中發現板厚過薄會導致纖維在熔膠射進模穴內時纖維就已斷裂,使纖維長度無法維持,因此本研究設備有別於以往使用的一般射出機台較容易使纖維造成嚴重斷裂,使用了具有射出長玻璃纖維補強熱塑性塑膠能力的特殊三柱式射出成型機,使用低剪切率射出螺桿並且無加裝止逆環,澆口方面為了保持纖維長度也不能過小等種種因素使纖維較不容易斷裂。在產品方面基於仿汽車板件的概念設計了在整個表面上具有橫向和縱向肋的平板,然而為了研究板件的幾何尺寸對肋板的影響,本研究擬定背壓、肋厚度和板厚作為參數,並設計了三種背壓(0 MPa、0.42 MPa、0.84 MPa)、三種平板厚度(1 mm、3 mm、5 mm)和三種肋板厚度(1 mm、3 mm、5 mm),將九種數據做全因子實驗後利用電腦斷層掃描(CT)得到長玻璃纖維補強聚丙烯試片圖像,導出至A |
作者: |
成功大學機械工程系/淡江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系/逢甲大學機械與工程系 |
 |
|
 |
特別報導 |
 |
|
主題: |
2022台灣出口情勢分析 |
摘要: |
1.2022台灣出口額情勢總覽 2.台灣外銷訂單趨勢 3.台灣各產業出口表現 4.結語
|
作者: |
經濟部 國貿局 |
 |
|
 |
大陸經貿 |
 |
|
主題: |
電動汽車雙雄爭霸:特斯拉拚銷量 比亞迪忙出海 |
摘要: |
電動汽車市場雖然群雄並起,但現階段明顯為雙雄爭霸局勢,特斯拉 (TSLA-US) 憑藉強大的技術及品牌價勢,在國際市場爭霸,中國車廠比亞迪 (01211-HK)(002594-CN) 利用價格優勢,穩守中國市場,並開始朝海外進軍。 據專注新能源車的陸媒「24 潮團隊」統計,2022 年特斯拉與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別為 131.39 萬輛和 186.35 萬輛,合計占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比重約為 31.49%。
|
作者: |
鉅亨網 |
 |
主題: |
中國大陸2023年首3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成長3% |
摘要: |
中國大陸統計局公布,2023年3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較2022年同期實際成長3.9%(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成長率)。2023年1至3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成長3.0%。 三大門類方面,2023年3月採礦業增加值較2022年同期成長0.9%,製造業成長4.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成長5.2%。
|
作者: |
中國大陸/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經濟組 |
 |
主題: |
中國首季工業企業利潤降21.4% 3月降幅縮小 |
摘要: |
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天發布數據,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降幅縮小,工業企業效益出現改善,但降幅仍可觀,達19.2%,1-3月則是年降21.4%。 根據國家統計局官網,今年1-3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人民幣1兆5167.4億元(約新台幣6.7兆元),年降21.4%。其中,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年降19.2%,降幅較1-2月份縮小3.7個百分點。
|
作者: |
經濟日報 |
 |
|
 |
全球產經 |
 |
|
主題: |
陳報日企日本TDK公司將檢測汽車自動駕駛動作的高精度磁感測器產能在2025年中期前翻倍 |
摘要: |
1. 依據日本經濟新聞本(4)月27日報導,日本TDK公司預計在2025年中期前,將檢測汽車駕駛動作的高精度磁感測器的產能翻倍,該公司將在長野縣工廠投入約350億日圓強化生產線。因應自動駕駛功能的高度化背景,對高精度感測器的需求正在擴大,為領先處於競爭地位的美中廠商,將整建供給體制,培育作為繼主力產品「鋰二次電池」等之後的收益支柱。 |
作者: |
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經濟組 |
 |
主題: |
IMF預期菲律賓今年經濟成長為亞洲最高 |
摘要: |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在本(4)月11日公布之世界經濟展望(WEO)報告,雖然全球經濟下滑,但仍調升其對菲律賓今(2023)年經濟成長預期從今年1月之5%上升至6%。此為IMF對亞洲開發中國家經濟成長預期最高的國家,超過印度(5.9%)、中國(5.2%)、越南(5.8%)、印尼(5%)、馬來西亞(4.5%)及泰國(3.4%)。並預期亞洲開發中國家今年平均成長5.3%,明年則為5.1%。 |
作者: |
台北駐菲律賓經濟文化代表處經濟組 |
 |
主題: |
美國環保署祭出尾氣排放新規 2032年電動車須占銷量67% |
摘要: |
美國環保署 (EPA) 周三 (12 日) 公布最新的尾氣排放限制,要求 2032 年時在美銷售的所有新車中,最多 67% 為全電動車。這是美國迄今為止最激進的氣候法規。 這些限制將超過拜登總統之前的承諾,即到 2030 年電動車約占汽車銷量的 50%,並加速該國的潔淨能源轉型。這些限制還將大大減少交通部門的氣候變化排放;交通部門是美國溫室氣體的最大來源。
|
作者: |
鉅亨網 |
 |
主題: |
福特汽車砸45億美元投資印尼鎳工廠 確保電池原料供給 |
摘要: |
福特汽車(Ford)3月30日與巴西淡水河谷(Vale)印尼子公司、中國大陸浙江華友鈷業簽署協議,將投資45億美元於印尼設立鎳加工廠,以確保電動車電池原料鎳的供應,為再一次跟進競爭對手特斯拉(Tesla)的腳步。 這項計畫牽涉到掌控印尼蘇拉威西島大型鎳礦區的淡水河谷印尼公司、以及主要精煉廠浙江華友鈷業,福特電動車工業化副總裁德雷克說:「這項框架讓福特能直接掌控我們需要的鎳-以產業最低成本的方式。」
|
作者: |
udn |
 |
主題: |
印度2023年國家醫療器材政策 |
摘要: |
印度內閣頃批准「2023年國家醫療器材政策」,目標將產值自目前110億美元提高至2030年500億美元,全球市占自1.5%在2045年達10-12%,實現「在印度製造」及「自給自足」。鑒於醫療器材產品多樣性,產業相關法規、貿易管理、技術輔導等政策涉及中央多個部會及州政府權責,蓋以政策架構促進產業便利性,其包括6項綱領,重點如次: |
作者: |
駐印度台北經濟文化中心經濟組 |
 |
主題: |
泰國將主辦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升級談判 目標在2024年完成談判 |
摘要: |
泰國貿易談判局局長Auramon Supthaweethum透露,泰國將於本(2023)年4月10日至12日在曼谷雅典娜酒店主辦「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ASEAN-China Free Trade Area, ACFTA)實施委員會第4次特別會議,此次會議為疫情爆發3年以來ACFTA談判首度採實體會議方式舉辦,目標加快完善自2005年起生效之ACFTA,以反映快速變遷之全球貿易局勢,並在2024年內完成談判。 |
作者: |
駐泰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經濟組 |
 |
主題: |
土耳其汽車出口商協會公布產業永續發展計畫 |
摘要: |
土耳其自由日報(Hurriyet Daily News)報導,土耳其汽車產業公布一份永續發展行動計畫,協助土國約8,000家汽車業出口商遵守歐盟綠色協議及氣候變遷相關法規規定之目標,以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 該計畫由土耳其Uludağ汽車出口商協會(OİB)在土耳其出口商聯合會(TİM)及貿易部指導下,與汽車供應商協會(TAYSAD)及汽車製造商協會(OSD)共同制定;計畫目標分為6大部分,包含綠色轉型融資管道、減少對環境衝擊、循環經濟轉型、友善環境車輛新技術轉型及社會永續等,預計於五年內達成。
|
作者: |
土耳其/駐安卡拉台北經濟文化代表團經濟組 |
 |
主題: |
墨國汽車產業未來發展 |
摘要: |
.墨國可望轉型成為電車生產重鎮之一 依據WTO 國際貿易中心(ITC)統計資料,墨國為全球第五大汽車(以海關稅號8703統計)出口國,2021年汽車出口額為399億美元,僅次於德國(1,391億美元)、日本(856億美元)、美國(547億美元)、韓國(443億美元),目前有21座汽車製造與組裝廠(含特斯拉預計在Monterrey設立的電動車組裝廠),電動車亦達6家,各大車廠刻正擴大與更新設備已符合逐步汰換油車的趨勢,加上美國近岸生產(Nearshoring)政策及「美墨加協定」有關汽車適用優惠關稅之原產地規定,各大車廠勢必逐年提高在墨西哥之汽車產能。
|
作者: |
駐墨西哥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經濟組 |
 |
主題: |
馬來西亞半導體產業協會預測,在新興技術以及中國大陸等主要經濟體重啟邊境推動下,全球半導體產業有望長期成長 |
摘要: |
馬來西亞半導體產業協會(MSIA)主席王壽苔表示,在新興技術和全球數位化轉型帶來的需求以及中國大陸等主要經濟體重啟邊境推動下,預期全球半導體產業有望長期成長。 馬國首相安華(Anwar Ibrahim)前於本(2023)年3月29日赴中國大陸進行四天正式訪問,其「訪華行」成果頗豐,馬中企業及社團代表共簽署19項瞭解備忘錄(MOU),投資總額達1,700億馬幣(約384.62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
作者: |
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經濟組 |
 |
|